农牧局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标题:锡林郭勒盟2021年中央财政高素质农牧民培育实施方案
索引号:01165923-0/2020-00219 发文字号:
发文机构:农牧局 信息分类:规划计划
概述:锡林郭勒盟2021年中央财政高素质农牧民培育实施方案
成文日期:2021-12-08 00:00:00 公开日期:2021-12-08 17:24:46 废止日期: 有 效 性:有效
【打印】 【字体:

锡林郭勒盟2021年中央财政高素质农牧民培育实施方案

来源: 农牧局 发布日期: 2021-12-08 17:24:46 浏览次数:
   按照自治区农牧厅《2021年中央财政高素质农牧民培育实施方案》工作要求,结合我盟高素质农牧民培育工作开展情况及农牧民培育需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高素质农牧民培育基础

  (一)农村牧区从业人员和劳动力资源。全盟农村牧区从业人员29.57万人,其中从事农林牧渔业人员25.02万人,包括农区11.75万人,牧区13.27万人。

  (二)农牧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培育情况。全盟现有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7家,其中国家级3家,自治区级55家,盟级39家;创建了37个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规范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累计达到1142个,认定家庭农牧场累计达到2611家。2020年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的龙头企业62家,带动贫困户8251户次、14697人次;专业合作社332家,带动贫困户4052户次、9475人次;家庭农牧场51家,带动贫困户252户次。

  (三)高素质农牧民培育单位情况。我盟现有19个机构进入农民教育培训培育单位库,包括盟级2个、旗县级17个,其中:农广校5个、农业职业院校1个、农技推广机构4个、其他公办机构9个。培育师资入库120人。

  二、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围绕“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坚持“需求导向、产业主线、分层实施、全程培育”,抓重点、抓要害、抓落实,树立系统观念,注重统筹协调,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协同、提升能力与延伸服务衔接,统筹推进新型农牧业经营和服务主体能力提升、种养加能手技能培训、农村牧区创新创业者培养、嘎查村治理及社会事业发展带头人培育等行动,培养适应产业发展、嘎查村建设急需的高素质农牧民队伍。

  (二)工作目标。以家庭农牧场经营者、农牧民合作社带头人为重点,开展高素质农牧民培育工作。2021年计划培育各类乡村牧区振兴带头人2061人,其中盟市级培育151人,旗县级培育1910人(附件1)。

  三、总体要求与重点任务

  围绕保供、衔接、禁渔、建设、要害、改革等重点任务,按照产业(如肉羊奶业、马铃薯)、对象(如家庭农场主、返乡创业人员、高素质女农民)开设专题班不少于培训总班次的80%党史学习教育、政策文件宣讲、绿色发展理念、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技术手段运用等内容进培训、进课堂

  (一)突出培训重点增强针对性。聚焦粮食安全,利用农业科教云平台(中国农技推广APP和云上智农APP)防灾减灾夺丰收栏目,有针对性地开展防灾减灾培训,提升防灾减灾技能。围绕我盟主要粮食作物开展科学施肥用药、低碳绿色等技术培训,提升种植水平;经济作物生产管理培训,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农机手培训,提高技术和安全水平;牛羊养殖户和奶农培训,提高养殖效益;动物疫病防控培训,提升生物安全水平;农牧业生产“三品一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粮食节约、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认知转基因作物培训;良种识别、选购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培训;土壤培肥改良、测土配方施肥、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管护技术培训,提升和改善耕地质量。 

  (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切实落实“四不摘”要求,持续做好脱贫地区农牧民教育培训工作,保持投入力度、覆盖范围和支持政策总体稳定。加强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带头人的生产技术、品牌打造、电商营销、金融信贷、加工物流等方面培训,提升示范带动能力,促进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加强脱贫人口和低收入人群的实用技术培训,提升可持续脱贫能力,助力增收致富。

  (三)分类培育乡村牧区振兴带头人。一是新型农牧业经营和服务主体培育。重点面向家庭农牧场、农牧业企业和农牧民合作社负责人等,提升其生产经营管理能力和带动能力。二是种养加能手培育。以种、养、加大户为重点,提升产业效益,促进农牧民增收。三是返乡入乡创新创业者培养。重点面向院校毕业生、农牧民工和退役军人等返乡入乡群体,加强创业创新群体技术技能培训,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四是乡村治理及社会事业发展带头人培育。面向村(嘎查)“两委”成员,开展思想政治、法律法规、传统乡土文化、村庄建设管理、农牧民生态文明、农牧业绿色发展等方面培训,培养一批农村牧区基层治理人才。从农牧民中培养调解仲裁、信息电商、环境卫生、文旅体育、农村牧区改厕等专业人才,打造一批乡村社会事业带头人。五是高素质女农牧民培育。面向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返乡下乡创新创业人员中的妇女群体开展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村牧区妇女综合素质和发展带动能力,发挥妇女在农牧业农村牧区现代化建设中的半边天作用。

  (四)强化高素质农牧民学历教育。加大高职扩招政策宣传力度,鼓励高素质农牧民报考职业院校,支持更多高素质农牧民提升学历层次。配合教育部门做好高素质农牧民身份界定。

  (五)推进高素质农牧民培育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农牧系统教育培训主体力量作用,开展摸底调查、培训组织、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等工作。用好职业学院等教育资源开展面向农牧民的学历教育,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引导农技推广机构为高素质农牧民提供技术培训和跟踪服务。鼓励农牧业龙头企业、家庭农牧场、农牧民合作社、农牧民专业技术协会和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发挥自身优势,承担实习实训任务,提供专项技术培训服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有针对性地从各类涉农院校和优秀的农牧业企业里聘请专家授课,从高素质农牧民优秀学员中选拔培育一批农牧民讲师,吸纳当地乡土专家、特聘农技员等作为兼职教师,充实师资队伍。

  四、资金使用与培育管理

  (一)资金使用。项目实施单位要严格按照《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管理使用资金,不得挤占截留挪用。项目补助资金主要用于培训规范管理和跟踪服务等培育全过程,包括需求调研、农牧民课堂培训及实训、参观交流、聘请教师、信息化手段、认定管理、绩效考评、后续跟踪、管理服务等相关支出。需求调研、高素质农民培育期间的食宿、交通、教材、学习用品、教师课酬、劳务费、课堂培训及实训、参观交流、聘请教师、信息化手段、认定管理和跟踪服务等相关支出。原则上按人均3800元左右补助,具体补助标准由项目实施单位结合实际确定,对不同产业、不同培育形式可实行差别化补助。

  (二)培育管理。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加强党对农牧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全面指导,把农牧民教育培训纳入地方“三农三牧”工作和乡村振兴重要议程,明确职责分工,保障资金投入,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管理,任务落实到人。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到高素质农牧民培育“行政主管部门第一节课”,农牧民教育培训与党史学习教育有机结合,统筹推进、系统部署,教育引导农牧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一是统筹制定本地高素质农牧民培育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和时间节点,层层落实责任和要求,于2021年8月20日前,将实施方案和《2021年高素质农牧民培育任务分解表》(附件2)报送盟农牧局备案,备案后立即实施;并于12月15日前报送2021年度工作总结报告。

  二是根据培育对象和培训内容,按照培训规范制定差异化的培训计划。遵循农牧民教育培训特点和规律,综合采用课堂教学、实习实践、线上培训等多种培训形式,优选授课教师和精品教材,提高培训针对性和质量效果;坚持训育结合,强化训后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依托现代农牧业园区、农牧业企业、家庭农牧场、农牧民合作社等平台和基地实操演练、观摩交流,大幅提高实习实践在培训中的比重。统筹用好区域内优质教育培训资源,提倡学优学先,本地资源不足时可开展跨旗县、跨盟市学习交流。加强与妇联、共青团组织、科协组织联合开展培训。

  三是要切实加强对培育全过程监管,加强工作指导,严格审核培训方案,定期督导培训进度,随机抽查培训班情况。对标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中的农牧民教育培训指标任务,采取切实措施提高参训农牧民满意度。严格遵守中央财政项目资金有关规定,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基本原则,强化资金监管力度,明确租金用途和比例。严禁以现金或实物形式直接分发给农牧民个人。健全完善绩效管理,以培育对象满意度为核心指标,对培育工作进行全面绩效考评。

  四是利用全国农民教育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开展培训在线监管和评价。对培训机构、培训教师和培训基地采取动态管理,满意度低于4.2分将被移出农民教育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开展参训农牧民培训信息统计和发展情况监测,实现参训农牧民基本信息100%入库,培育全程可检测可追溯。

  五是系统总结高素质农牧民培育工作好经验好做法,特别要注重发挥高素质农牧民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树立发展标杆。遴选推介优秀学员、优秀教师、优秀工作者,评选精品课程、优质教材和受欢迎培训机构,树立宣传先进典型,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高素质农牧民发展的良好氛围。 

附件:1.锡林郭勒盟2021年高素质农牧民培育任务及资金分配表

    2.2021年高素质农牧民培育任务分解表

    3.2021年高素质农牧民培育规范

附件1、2、3.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