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大
-
字小
锡林郭勒盟是全区沙化土地面积分布最大的盟市之一,境内浑善达克沙地区域面积5294万亩,占沙地总面积的83%,是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的主战场,也是京津风沙源的主要策源地和路经区,防沙治沙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自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启动以来,锡林郭勒盟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能快则快、早干多干、应开尽开”的要求,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举措,狠抓责任落实,保质保量完成了2024年度任务,为打好打赢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打下了坚实基础。截至2024年底,全盟已完成沙地治理任务378万亩,达到自治区下达任务的107%。
严寒冬日,在苏尼特右旗桑宝拉格苏木浑善达克沙地综合治理项目区,10余名牧民仍然坚守在岗位上,紧张有序地开展网围栏架设施工。该苏木通过此方式,对固定沙化区域采取自然休养措施,帮助草原逐步恢复生态,并对参与治沙工程作业的牧民发放劳务报酬。
“苏木的防沙治沙工程建设项目正好在家门口,治沙顾家都不耽误,冬闲时期还能每月挣9000多元,给家庭增加一份收入,真的很不错。”桑宝拉格苏木牧民都希格对记者说道。
都希格治沙增收两不误的生动案例,在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的过程中并不新鲜。2024年,锡林郭勒盟实行“党委领导、政府统筹、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多元治理机制,积极引导沙区农牧民及其合作组织参与治沙,并通过“以工代赈”“投工投劳”等政策获得收入。这不仅为沙地治理提供了充足的人力支持,还为农牧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实现了生态环境和农牧民生活水平同步改善的双赢局面。截至去年底,锡林郭勒盟充分调动了全盟137个农牧民合作组织、6000余名农牧民参与到治沙工程中,治理面积占年度治沙工程的70%以上,人均增收1.2万元左右。
走进正镶白旗乌兰察布苏木乌日雅图嘎查项目区的沙地,灌柳枝条随风摇曳,整齐的沙障草方格依次铺展,犹如一张巨网,将项目区的流动沙地牢牢网住,遏制了沙丘的扩散,又为一片荒沙增添了新绿。
2024年,锡林郭勒盟对于治理难度较小、任务较轻的锡林浩特市、东乌珠穆沁旗、正镶白旗和多伦县4个旗县市,优先安排资源力量进行治理,尽早实现歼灭,实施好歼灭战的标志性工程,打好歼灭战的“速决战”。各地通过围封禁牧、工程固沙、飞播造林等措施,对流动沙地进行控制及进一步歼灭,完成了21.5万亩流动沙地的治理。同时,依托2024年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项目,对7个旗县市国省道干线两侧可视范围1公里内流动沙地进行优先治理、重点治理,完成治理面积9.92万亩。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站在防沙治沙和生态建设的重要关口,锡林郭勒盟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和扎实工作,走出了一条富有锡林郭勒盟特色经验的治沙之路。未来,锡林郭勒盟仍将不断探索先进治沙思路,因地制宜开发高效率、高质量的治沙方法,推动全盟生态由“浅绿色”向“深绿色”突破,为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贡献应有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