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退出
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牧新闻 > 图片新闻

正蓝旗“肉牛寄养直销”模式探索解决草原过牧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3-30 来源:锡盟农牧局

  327日,锡林郭勒盟首批农牧民寄养肉牛出栏,在正蓝旗桑根达来数智草牧业园区装车南下。这批承载着草原生态保护使命与牧民增收希望的“致富牛”,通过“草原—大湾区”专线,跨越3000公里直抵广东保供仓,为粤港澳大湾区市民送上来自锡林郭勒草原的生鲜美味。  

  5个月前,牧民那木拉将肉牛寄养在草牧业园区。今天,那木拉脸上洋溢着微笑,他高兴地说:“嘎查总共50头牛,在园区托养了19头牛,剩下用做育肥,本月出栏7头,相比去年一头牛能多挣3000到4000元,给我们带来了切切实实的收益!”

  草牧业园区负责人玛拉沁夫说:“对牧民淘汰或售卖的牛只进行合作育肥,下游直接销售的方式,能让牧民以近乎零投入的方式实现增收

  一批批寄养牛将持续出栏,这“企业+牧民”育肥增收模式正成为畜牧业现代化转型的核心引擎,不仅让牧民“牛劲十足”,更让草原“绿意重生”,破解着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双难题,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正蓝旗“肉牛寄养直销”模式是锡林郭勒盟探索解决草原过牧增加农牧民收入的一个新突破:一是改变传统散养模式,由企业提供标准化养殖设施、专业技术服务以及科学的育肥方案,其间无需再为养殖场地等问题发愁,从完全放牧到部分圈养,减轻草场负荷解决草原过度放牧问题。二是增加农牧民收入。通过集中养殖、科学育肥、定期体检和疫病防控,肉牛的平均体重增长600斤—700斤,不但降低发病率、死亡率,而且肉质也得到显著提升,每头牛可增加3000—4000元的收入。三是破解“小牧户与大市场”矛盾。通过构建“牧户+企业+市场”的闭环生态,实现了从散养到规模化、从低效到高效的产业升级,实现“草原活牛直抵大湾区保供仓”。四是解决企业产能闲置问题。随着企业产能不断扩大,生产线不能满负荷运转,通过集中养殖就地消化饲料,还能让农牧民直观了解饲料性能,促进饲料销售。五是解决了肉牛冬季掉膘问题。采用全混合日粮(TMR)喂养技术,根据肉牛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精准配制饲料,确保肉牛健康快速生长,每天增重2.6—3斤。六是创新“子母对牛”综合增效方案。园区推出的“子母对牛”综合增效方案,将牧民子母牛和园区怀孕牛对换,实现缩短淘汰母牛育肥周期、犊牛断奶周期快速育肥的双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