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退出
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牧业务 > 农牧科技

“锡杂麦”小麦新品种栽培关键技术研发项目2024年度小麦越冬试验观摩研讨会在青岛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5-06-09 来源:锡盟农牧局

  “锡杂麦”小麦新品种具有诸多优良特性,如抗寒、抗旱、耐盐碱、产量高等等,为进一步全面评估“锡杂麦”小麦新品种的抗寒性能,研究“锡杂麦”小麦新品种转化为冬小麦的可行性。以党建为引领,增强“抓项目、抓发展、抓落实”的责任感“锡杂麦”小麦新品种栽培关键技术研发项目牵头单位—盟农牧业科学研究所带领相关课题负责人和技术骨干于6月6日-8日赴青岛农业大学现代科技示范园区,现场考察作为冬小麦种植的“锡杂麦”1号、2号的田间表现情况,并就播种时间、播种量、出苗、生长、产量预测以及田间管理等细节方面,现场详细咨询了负责“锡杂麦”冬化试验的青岛农业大学专家人员。随后项目团队与青岛农业大学相关专家教授、试验基地负责人以及参与该试验的园区技术人员,在该示范园区会议室进行了深入交流座谈。盟委组织部、盟科技局和盟财政局相关科室领导参与和指导了本次考察交流活动,盟农牧局原副局长崔茂盛主持座谈交流会。

  座谈会上,园区试验人员首先向考察组详细介绍了“锡杂麦”小麦新品种在越冬试验中播种、田间表现、田间管理以及抗寒性能等情况。随后,参与本次考察的各课题组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就“锡杂麦”小麦新品种在越冬试验中的表现情况,一一谈了各自认识,并分析了相较于该园区内其他小麦试验品种以及青岛本地当家冬小麦品种的优势与不足与会人员一致认为,“锡杂麦”小麦新品种在青岛成功冬化,目前作为冬小麦栽种的“锡杂麦”1号和2号小麦长势良好,2预期产量高于对照和其他小麦试验品种,但也存在成熟期偏长和1号小麦倒伏等情况。

  通过此次观摩研讨交流,项目团队以及育种企业对“锡杂麦”小麦新品种在越冬过程中的生长特性有了更深入和全面了解,既看到了优势,又发现了不足,为下一步“锡杂麦”小麦新品种作为冬小麦的相关育种和田间管理等技术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