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退出
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牧业务 > 三农三牧

科研赋能“薯”业兴 交流互鉴共提升

发布时间:2025-06-24 来源:锡盟农牧局

  近日,微风和煦,阳光正好。盟农牧业科学研究所党支部第二小组科研人员5人,到位于太仆寺旗宝昌镇南马家营试验基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并做好科研、安全生产指导工作。

  自去年11月份盟农牧业科学研究所和薯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署马铃薯种薯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双方签署的技术合作协议和安全生产责任书,盟农牧业科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参与到试验基地组培苗扩繁、定植、微型薯播种等生产环节,开展技术经验交流,并就科研与安全生产进行有效监督,确保党建与科研、生产工作双融合。

  今年,培育的脱毒马铃薯品种主要为:V7、希森、薯云三号等品种,微型薯定植棚在原有25个的基础上又增加20个高规格的塑料大棚,新建大棚高3.5m、宽8m、长40m,全部采用育苗床离地35移栽播种,灌溉系统全部采用滴管,既做到节水,又能省工。在与薯云技术负责人交换意见时,针对保苗率问题,盟农牧科学研究所技术人员提出:移栽时,提前对新蛭石洇到,因人工移栽速度慢,要随洇随栽,随栽随洇,以确保成活率,薯云技术负责人表示赞同。

  随后,又来到薯云位于太仆寺旗红旗镇东沟村的微型薯大田播种基地,观察了微型薯生长、根系发育,在看到微型薯起垄后,肥料浪费的情况严重,技术人员建议立即进行二次中耕,把裸露在外的肥料彻底培土掩盖,薯云负责人立刻安排人手进行此项操作。

  通过,组织党员、科研人员深入科研生产基地,是切实履行盟农牧业科学研究所和薯云公司科研技术合作,实现优势互补,稳步推进马铃薯科研试验,提升盟农牧业科学研究所马铃薯专业科技水平,贡献科研智慧和技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