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退出
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牧业务 > 三农三牧

锡林郭勒盟畜种资源

发布时间:2007-07-03 来源:null

一、锡盟地方品种

1、乌珠穆沁羊

    乌珠穆沁羊介绍:产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部乌珠穆沁草原,故以此得名。主要分布在东乌珠穆沁旗和西乌珠穆沁旗,以及毗邻的锡林浩特市、阿巴嗄旗部分地区。 乌珠穆沁羊属肉脂兼用短脂尾粗毛羊,以体大、尾大、肉脂多、羔羊生产发育快而著称。乌珠穆沁羊是在当地特定的自然气候和生产方式下,经过长期的自然和人工选择而逐渐育成的。 乌珠穆沁羊的饲养管理极为粗放,终年放牧,不补饲,只是在雪大不能放牧时稍加补草。乌珠穆沁羊体质结实,体格大。公羊有角或无角,母羊多无角。胸宽深,肋骨开张良好,胸深接近体高的1 / 2 ,背腰宽平,后躯发育良好。尾肥大,尾中部有一纵沟,将尾分成左右两半。毛色以黑头羊居多,约占6 2 % ,全身白色者约占1 0 % ,体躯花色者约1 1 % 。 乌珠穆沁羊生长发育较快,2 . 5 ―3 月龄公、母羔羊平均体重为2 9 . 5 和2 4 . 9 公斤;生后6 个月龄的公、母羔平均达3 9 . 6 和3 5 . 9 公斤。在完全放牧不补饲的条件下,当年羔羊的体重一般能达到3 岁半羊体重的5 0 % 以上,少部分能达到6 0 % ―6 5 % 。生长高峰为2 月龄,日增重可达3 0 0 克以上,个别试验组羊可达4 0 0 克。6 月龄平均日增重2 0 0 ―3 0 0 克。在不加任何补饲的条件下,成年羊秋季的屠宰率一般可达5 0 % 以上。据测定,成年阉羊秋季屠宰前活重为6 0 . 1 3 公斤,胴体平均重3 2 . 3 公斤,屠宰率5 3 . 8 % ,净肉重2 2 . 5 公斤,净肉率3 7 . 4 2 % ,脂肪(内脂肪及尾脂)重5 . 8 7 公斤,脂肪率9 . 7 6 % 。 为您提供的乌珠穆沁羔羊肉味鲜美,可供大批量肥羔生产。6 月龄羯羊平均活重3 5 . 6 4 公斤,胴体重1 7 . 8 3 公斤,屠宰率5 0 . 0 2 % ,净肉重1 1 . 7 3 公斤,净肉率3 2 . 9 3 % ,脂肪重2 . 5 5 公斤。乌珠穆沁羊年剪毛两次,产毛量低,毛质差。成年公、母羊平均年剪毛量为1 . 9 和1 . 4 公斤,周岁公、母羊为1 . 4 和1 . 0 公斤。净毛率高,平均为7 2 . 3 % (6 0 % ―8 8 % )。乌珠穆沁泌乳性能较强,六七月间可挤奶1 . 5 ―2 个月,产羔率低,仅1 0 0 . 6 9 % 。 在典型的草甸草原生态环境下,经过长期选育而成的优质肉脂兼用品种。一九八五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命名。具有游走、采食、抓膘、贮脂、抗寒、抗风雪能力强和体大、肉多、脂尾肥厚、肉质鲜美、羔羊生长发育快等特点。6月龄羯羊体重平均达到42公斤,出肉15公斤,成年羯羊一般胴体重39公斤,净肉重32公斤,脂尾重5公斤多。乌珠穆沁羊肉水分含量低,富含钙、铁、磷等矿物质,肌原纤维和肌纤维间脂肪沉淀充分。自1983年以来,已累计向中东地区出口活羊100多万只。 同时,乌珠穆沁羊也是做纯种繁育胚胎移植的良好受体羊,后代羔羊体质结实抗病能力强,适应性较好。的德美羊基地常用该品种作为胚胎移植的受体。

2、苏尼特羊

     苏尼特羊是在半荒漠草原生态条件下经过长期繁育而成的蒙古羊系中的优良羊群,是短脂尾肉用粗毛羊,素以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的涮羊肉而闻名,中心产区是苏尼特左、右旗有80余万只。
     苏尼特羊适应荒漠草原生态,对当地牧草稀疏低矮、寒冷干燥条件有特殊的适应性,体质结实,骨骼粗壮,结构匀称,头清秀、耳下垂、公母羊多无角,头颈部以黑、黄为主,体躯白色,背毛中死毛含量较少,背腰平直,四肢健壮有力,脂尾肥厚,呈竖椭圆型。尾尖细小,弯向一侧。
     苏尼特羊皮是制革的优质原料,毛是制地毯、毡的重要原料。
      测定各种数据,种公羊平均体重69.74公斤,最大84公斤,母体体重平均54.24公斤,羯羊69.24公斤,最大81公斤,周岁羯羊平均56.51公斤,母羊48.22公斤。6-7月龄羔羊平均38.2公斤。最大47.5公斤。屠宰率成年羯羊58.58%。净肉率38.05%,出脂率11.1%,苏尼特6月龄母羔体重可达成年母羊的63.3%,公羔可达成年公羊的51.9%,初生至6月龄羔羊平均日增重公羔为172.2克,母羔为180.5克。4-6月龄平均日增重公羔为395克,母羔为365克。
     苏尼特羊羔羊生长发育快,6月羯羔活重达35.2公斤,胴体重16.2公斤,屠宰率47.9%,净肉重12.2公斤,净肉率34.6%,尤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极适于肥羔生产。苏尼特羊肉比其他地区羊肉水分少、干物质多。
     苏尼特羊是北京东来顺餐厅制作涮羊肉而闻名国内外,也是肥羔生产和出口肉羊的主要羊种,同时也是培育内蒙古细毛羊特别是培育半细毛羊的母本,1984年被编入锡盟家畜品种志。
     产毛性能:苏尼特羊的被毛为混型毛,主要由粗毛、绒毛和死毛纤维所组成。被毛中死毛含量较多、品质较差、剪毛量较低,年春季平均剪毛量:成年公羊1.7公斤(范围1.2-2.35公斤);成年母羊1.4公斤(范围0.8-2.25公斤);周岁公羊1.35公斤(范围0.85-1.95公斤);周岁母羊1.34公斤(范围0.7-1.90公斤)。
     繁殖能力:苏尼特羊公、母羔的性成熟期6-8月龄,母羊发情周期平均16-17天,范围在15-19天,发情持续期24-36小时,母羊1.5周岁开始配种,自然交配公、母比例为1:30-50只,母羊怀孕期150天左右,每年秋季10月份开始配种,翌年3月初开始产羔,母羊繁殖率为112%,羔羊成活率一般为95%。
     适应性:苏尼特羊适应终年放牧,在牧草稀疏低矮,气候干燥寒冷的半荒漠草原上,并具有耐寒抗旱,抗灾抗病力强,能够远走游牧,冬季刨雪采食,充分利用青草季节迅速抓膘复壮,贮积大量脂肪。可见,苏尼特羊在长期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对当地荒漠生态环境条件形成了特殊的适应性。

3、乌珠穆沁白山羊

     乌珠穆沁白山羊是在乌珠穆沁草原特定的生态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优良类群。属绒肉兼用型山羊。现数量约有50万只,分布在东乌珠穆沁旗全境和西乌旗的6个苏木。
      1994年7月31日,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内蒙古畜牧厅以内科发(1994)21号文件通知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命名为"乌珠穆沁白山羊"。 乌珠穆沁白山羊是在乌珠穆沁草原环境中,经长期严酷的自然选择和人工定向培育而形成的绒肉兼用型白山羊品种。该品种产绒量高,绒质优;体重大、产肉多;耐粗饲、适应性强等方面优于国内同类其它品种山羊。绒平均细度15.62微米,绒自然长度4.8厘米;公羊平均产绒量578.4克,最高785克;母羊平均产绒量46l克,最高760克,占居独特的经济优势。其中:羊绒以品质优良而著称,已成为产区打入国际市场的拳头产品。近几年来,经过产区广大科技人员和牧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各项生产性能取得显著提高。受到了区内外专家一致好评,各项综合品质属国内首创国际先进水平。

4、苏尼特白绒山羊

     苏尼特白绒山羊是亚洲古老山羊的一支,属肉绒兼用型山羊,分布于苏尼特左旗及苏尼特右旗部分地区。据1990年统计,苏尼特左旗有白绒山羊26万余只。
1982年和1989年进行了品种资源的调查,确认苏尼特山羊有较高的产肉性能,肉质细嫩少膻味,成年羯羊屠宰率为55.78%,净肉率39.2%,6-7月公羔屠宰率47.55%,净肉率为32.57%。产绒量个体间差异大,成年公羔平均410克(280-650克),绒厚4.06厘米(3.0-5.0),成年母羊平均产绒量422克(280-720克),绒厚4.0厘米(3.0-6.0)。

5、乌珠穆沁牛

     乌珠穆沁牛是蒙古牛的一个优良类群,属肉乳兼用型牛,主要分布在锡林郭勒盟东西乌珠穆沁旗境内,中心产区为乌拉盖河、高力罕河、彦吉嘎河、金河的河流两岸,数量约17万头。
乌珠穆沁牛体格中等,体躯宽深,属于肉乳兼用偏于肉用型的地方良种。成年母牛体重及各项体尺指数均大于国内同类牛100天的泌乳量在400-600公斤,八月底测定的成年母牛的屠宰率在55%,净肉率在47%。如能按照适宜草原地区的肉乳兼用或肉用牛品种目标进行本品种选育,乌珠穆沁牛是有发展前途的。

6、扎格斯台牛

     扎格斯台牛是蒙古牛中的一个优良类群,属肉乳兼用型。分布于白音河流域,中心产区为正蓝旗扎格斯台地域,数量约5万余头。
     历史上蓝旗扎格斯太地区是清朝皇室肉乳供应基地,曾从附近优良牛群选调产肉产乳性能高的公、母牛集中饲养提高质量,并从牧场分配上给予最优待遇。这样经长期的自然与人工选择,形成了肉乳兼优的扎格斯台牛类群。
     扎格斯台牛青草期100天,平均日产鲜奶3.5-5公斤,乳脂率4.5%。在放牧条件下,成年犍牛屠宰率为54.94%,净肉率为42.8%。两岁半犍牛屠宰率55.9%,净肉率为45.19%。

7、锡林郭勒马

     锡林郭勒马现有14175匹,其中:繁殖母马3224匹。此外,多年来向河北等九个省市和部队,出售了2万多匹锡林郭勒马。
     锡林郭勒马,是在蒙古马的基础上,主要用卡巴金、苏高血、顿河,以及少数三河马和阿哈马进行复杂育成杂交而育成的新品种,经过有计划选育,特征、特性基本趋于一致,遗传性比较稳定,用于改良蒙古马,效果良好。
      锡林郭勒马属于乘挽兼用型,根据7匹公马和92匹母马体尺抽测结果,公马体高149.4厘米,体长率102.0%,胸围率120.9%,管围率13.2%;母马体高142.8厘米,体长率104.4%,胸围率122.8%,管围率12.9%。
      锡林郭勒马,体质干燥结实,有悍威,结构匀称,胸部发达,四肢坚实,很少有失格损征。毛色主要为骝毛、黑毛和栗毛。
      锡林郭勒马,力速兼备,持久力好,根据竞赛测定结果:1000米骑乘速度1分12秒18,5000米7分4秒06,10000米14分31秒6。乳肉生产性能良好,屠宰率54.1%,净肉率45.7%;役用性能也较好。
      锡林郭勒马是在群牧管理,四季放牧条件下培育的,对中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干旱草原,适应性很强,恋膘性好,发病率低,繁殖性能好。

8、乌珠穆沁马

     产于锡林郭勒盟东、西乌珠穆沁旗,目前已发展到17.5万匹。
      锡林郭勒马,是在蒙古马的基础上,主要用卡巴金、苏高血、顿河,以及少数三河马和阿哈马进行复杂育成杂交而育成的新品种,经过有计划选育,特征、特性基本趋于一致,遗传性比较稳定,用于改良蒙古马,效果良好。
      锡林郭勒马属于乘挽兼用型,根据7匹公马和92匹母马体尺抽测结果,公马体高149.4厘米,体长率102.0%,胸围率120.9%,管围率13.2%;母马体高142.8厘米,体长率104.4%,胸围率122.8%,管围率12.9%。
      锡林郭勒马,体质干燥结实,有悍威,结构匀称,胸部发达,四肢坚实,很少有失格损征。毛色主要为骝毛、黑毛和栗毛。
       锡林郭勒马,力速兼备,持久力好,根据竞赛测定结果:1000米骑乘速度1分12秒18,5000米7分4秒06,10000米14分31秒6。乳肉生产性能良好,屠宰率54.1%,净肉率45.7%;役用性能也较好。
       锡林郭勒马是在群牧管理,四季放牧条件下培育的,对中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干旱草原,适应性很强,恋膘性好,发病率低,繁殖性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