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大
-
字小
按照盟行署安排部署,盟农牧业局于7月末至8月初对各旗县市(区)牲畜出栏工作进行督查。通报情况为:截止8月9日,全盟牲畜出栏数与去年相比减少48.61万头只,同比减少30.9%;全盟活畜加工开工企业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3家;加工活畜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23.5万羊单位。各地出栏慢的原因分析为:
一是羊肉价格连续几年快速增长,截止2011年羔羊胴体收购价达21—22元/斤,牧民还希望价格继续走高,但目前市场胴体收购价格与去年基本持平。同时大羊的收购价格还没有出台,牧民普遍持观望、惜售的态度。
二是今年大部分地区草牧场长势好,牧民抓住草牧场时机抓膘增重,预计比往年晚出栏15天左右。
三是7月中旬至8月初是各地举办那达慕的时候,牧民大多都要去观看那达慕,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出栏工作。
四是加工企业所需资金,大型企业以自筹为主,资金比较充足。中小型企业自筹小部分,其余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筹集企业运营费用。当前,银行贷款审核严、手续繁、资料多,其中农业银行等月息在8厘左右,但手续多。信用社虽然手续较简单,但利息高出农行50%,约13厘,加工企业普遍反应效益低甚至无利润,不愿开工。
五是由于全年羊肉价格高等原因导致销售不畅,目前各加工企业还有一定库存,占用了部分流动资金,所以各加工企业不同程度的减少了今年收购加工量。
六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今年国际上的羊肉及相关产品的价格走低,导致国内价格也上不去,加工企业利润减少,不愿开工。
撰稿:赛汉福 签发:孟克巴特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