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大
-
字小
锡盟多伦县大北沟镇平甸沟村华纳机械化示范园区于2009年建成。几年来始终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中心,大力实施“兴机富农”、“科技兴农机”战略,经过不懈努力,园区建设不断发展和完善,基本达到园区建设标准,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作业标准化、管理科学化、服务社会化、生态良性化,科技进步贡献率、投入产出率和农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2011年园区内人均纯收入比园区外高出4057元(其中:养殖业3700元,种植业357元),园区受益农户340户,受益人口1100人,转移劳动力150人,同时辐射带动全县农牧业机械化生产水平提高,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园区有土地面积18.3平方公里,拥有各类农机具222台套,库棚场建设面积打2000平方米。领办园区的华纳农民机械服务专业合作社于2008年12月31日注册成立,注册资金25万元,理事会成员5人,设有理事长1人、副理事长1人、理事3人,有社员71人。
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结合国家购机补贴惠农政策,园区整合各种项目投入,争取地方财政及社会资金投入,努力探索农业机械化发展新机制,经过4年多的建设,园区发展呈现装备现代化、管理规范化、服务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良好态势,促进了我县农业生产机械化进程,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装备基础。采取的主要做法及成效是:
(一)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推动园区发展。2008年12月平甸沟村注册成立育肥牛专业合作社,同华纳农机专业合作社结合,形成了种植与养牛有机结合的良性循环生产模式,合作社入社71户,整合土地1200亩,其中600亩建设为高产饲草料基地,种植青贮玉米;剩余600亩土地种植小麦。扩大辐射到邻村整合土地6000亩。以土地入股的每亩分红304元,机械作业收入11.76万元,入股8户,每户分红14700元。园区内种植作物的耕、播、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9%,同时带动大北沟镇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3%。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向畜牧业、特色林果业和设施农业方面扩展。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增强了农业救灾能力,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科技进步,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积极争取项目扶持,整合多方力量合力推进。园区建设资金投入是关键,为了保证示范园区标准化建设,平甸沟村华纳示范园区2009年—2012年累计投资543万元,其中后续产业投入87万元,农机补贴86万元,园区和专业合作社建设50万元,农民自筹320万元。农机化示范园区建设形成了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同时认真组织实施保护性耕作项目,主推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带动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的普及推广。
(三) 充分发挥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试验示范作用。园区内耕地集约化经营、统一规划,符合新机具、新技术试验示范的条件和工作要求,有利于新型农机具的推广。2012年园区新增大型拖拉机3台,中型拖拉机1台;中机美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119型免耕播种机1台,河南豪丰2BMJF-4/12型免耕施肥播种机1台;西安亚澳1GZN-250变速深松联合耕整机2台;旋耕机2台,翻转犁2台,青饲料收获机1台,饲料搅拌机 1台。示范园区内机具保有量及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从机械化作业上保证了示范区建设的规范化。
(四)整合园区内配套项目,实现园区多元化发展。园区内引进农业部保护性耕作试验推广项目3500亩,通过免耕耕作方式,减轻耕作对土壤的压实破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吸水质量,减少劳动力、机械设备和能源的投入。在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过程中县农机农艺技术人员在重点农时季节现场指导,确保了生产环节的农机农艺技术规范,使园区内形成了项目资源整合,技术优势互补。由传统的耕作方法延伸到保护性耕作,使农机和农艺有效结合在一起。
(五)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我县十分重视农机化示范园区的建设,始终把农机化示范园区的建设作为农机化工作的重点来抓,成立了以分管县长为组长,农牧业局和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农机化示范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机服务中心。同时成立由农机中心全体干部和乡镇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指导小组,负责示范区建设的技术指导工作,制定了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为把工作落到实处,将责任落实到乡、村、户,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
编辑:阿拉坦存布尔 作者: 阿拉坦存布尔 签发:董爱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