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退出
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牧业务 > 实用技术

马铃薯栽培技术要点

发布时间:2015-08-19 来源:锡盟农牧业信息中心

一、土地耕作。选择前茬没有种马铃薯的地块秋翻或春翻25-30cm,翻耕后耙、耱、镇压做到土地平整、细碎无坷垃。

  二、施基肥。4月下旬,选择无风的天气,机械撒肥,每亩用配方肥(N11:P25:K9120公斤、腐殖酸有机肥50公斤,均匀撒肥于地表。

  三、旋地。混肥和平整土地,撒肥后,拖拉机带旋耕犁将整个地块旋耕一遍。要求均匀平整、不留空带。达到松地、平整、混肥作用。

  四、播种。播种前要视土壤墒情定是否浇水,干旱时要提前浇水,以确保出苗。连续测量地温,当田间的最低温度达到8连续三天以上即可播种,一般在425-55日时早春地豆角栽培技术播种。按品种要求调整播种机的株距,行距固定为90cm,一般夏波蒂株距21cm左右,费乌瑞它株距18cm左右,大西洋株距16cm左右,根据土质播种深度8-15cm左右。

  开始播种时要经常察看播种深度、株距和芽块是否在垄的正中。

  五、中耕。一般中耕两次,第一次中耕将播种时的小垄培高。在中耕前用撒肥机追硫酸钾肥30公斤,尿素20公斤左右,中耕撒肥和播前撒肥一样。然后用中耕机中耕,中耕时间选择在茎出芽后离地面3cm左右,杂草多的地块稍晚些,杂草少的适量早些,一般在5月底至6月初 。第二次中耕,在株高10-15cm左右开始,不易太深,防治压苗,一般在6月底到7月初中耕。

  中耕前要视土壤情况,如干旱就应浇水,一般是10mm即可,如十分干旱可多浇些,浇完水后晒1-2天即可中耕。

  六、灌溉。马铃薯对水分的要求:马铃薯是农作物中需水量最多的一种作物,其块茎产量高低与生育期中土壤水分供给状况密切相关。形成一公斤干物质,需要耗水400-600公斤,也就是生产一公斤鲜块茎需要耗水100-150公斤。每亩按2000公斤鲜薯计算,马铃薯整个生育过程中,每亩耗水200-300吨。苗期需水量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10%;块茎形成期(出苗后20天,再延后25天左右)耗水量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30%;后来的块茎膨大期,耗水量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50%;最后淀粉积累期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10%左右。所以浇水是马铃薯生产的关键技术措施,因此,苗期田间持水量保持在65%左右,块茎形成期、块茎膨大期田间持水量保持在75-80%左右。马铃薯块茎含水量高达80%左右,没有水就不会有产量。

  七、叶面施肥。马铃薯长到10-15cm以后开始进行叶面追肥。时间是3-5天一次。用法是将计划好的化肥按量融到化肥池中,用打肥机注入喷灌。喷灌的行走速度不能低于80%6-7月份以氮肥(主要品种是硝酸铵钙)为主,进入8月份以氮+钾肥(硝酸钾)为主,8月下旬喷施两次含有六种微量元素的微肥。叶面追肥一般尿素10公斤,硝酸铵钙5公斤,氮钾复合肥5公斤。

  八、防治病虫害。最主要预防早晚疫病。六月下旬就开始用第一次药,每隔7-10天打一次,直到8月末,共打10-12次。每亩投入200-300元。在用药策略上,采取先用杀菌剂降低初浸染源,再用保护剂,中后期用治疗兼保护双重作用的剂型。如发现有初发病株,应加大用药剂量并缩短用药间隔。打药的关键是计算好每罐药应打的亩数,每亩地用的药量。调试打药机以及拖拉机的行走,拖拉机在中二档时,打药机的压力表在4.5-5,喷头选用中号(红色)的情况下,打药机喷在植株上的药液是每亩20kg,这样打药就比较均匀。

  九、除草。化学除草:采用化学药剂将杂草杀死。一般采用宝成或盖草能,用量根据说明书中的最大量使用,放入打药机内加入足量的水喷到地下。注明:使用化学除草剂时一定要注意田间保持一定的湿度,不可在干旱下使用。使用化学除草剂时一定要错过中午高温时期。使用化学除草剂的最佳时期是,杂草长到两叶一心或三叶一心时。人工除草:化学除草剂只能杀死禾本科尖杂草,一些双子叶的杂草如:灰灰菜,圆心菜、芥菜,用在马铃薯上的除草剂是杀不死它的,一定要人工拔除。

  十、杀秧。采用机械杀秧。收获前1-2天,用打秧机打秧。打秧机一定要调试适中,过高打不净,收获困难;过低伤土豆,随杀秧随收获减少青头。

  十一、收获。从播种开始后的 120 天左右开始收获, 9 月初开始收获,收获装袋后及时发运,避免滞留在田间产生青头,造成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