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退出
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牧业务 > 实用技术

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

发布时间:2020-05-08 来源:xmnmyxxzx

  正确饲养和科学管理好怀孕母牛,可保证胎儿在母牛体内得到正常生长发育,防止流产和死胎,确保产出体质健康和发育良好的初生犊牛,同时可保持母牛良好的营养状况和体型,为产后泌乳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怀孕母牛的饲养

  怀孕母牛所取得的营养物质,首先满足胎儿的生长发育,然后再用来供本身的需要,并为将来泌乳贮备部分营养物质。怀孕母牛饲养有两个关键时间,一是配种后第三周前后的时间,这几天受精卵处于游离状,不牢固,此阶段胚胎靠子宫内膜分泌的子宫乳作为营养来源而非靠胎盘吸收母体营养。二是怀孕后期,胎儿迅速发育阶段,尤其在最后20天内,胎儿的增重最重要,母牛食欲旺盛。如果在怀孕期营养不足,就会使胎儿发育不良,同时母牛本身的发育和营养储备也受到影响,势必造成新生犊牛体质差、发育迟缓、多病,母牛的泌乳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1、怀孕初期(前40天) 胎儿增长不快,发育较慢,营养需要不多,一般按空怀母牛进行饲养,喂给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E及钙、磷的青绿饲料和块根、块茎类粗饲料,适量搭配精饲料,日粮中添加矿物质饲料,使饲料多样化、适口性好,营养均衡,以满足母牛的营养需要,常采用先粗后精的饲喂顺序。但断奶后体况较差的经产母牛,初期要加强营养,使其迅速恢复体况,应适当增加精料饲喂量,特别是含蛋白质的饲料,待体况恢复后按正常饲养标准饲喂。对于体况较好的经产母牛,应按照配种前的营养需要在日粮中多喂给青粗饲料,减少精饲料的饲喂量。

  2、怀孕后期(后100天) 母牛妊娠最后3个月是胎儿增重最多的时期,需要从母体吸收大量营养,一般母牛在分娩前,至少要增重50—80公斤,才能保证产犊后的正常泌乳与发情。因此,这个时期需要供应充足营养物质,满足母牛对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的需要,保证胎儿正常发育,应适当增加精料,减少粗料并补足钙磷,确保胎儿正常发育,可按先精后粗的顺序饲喂。怀孕后期的饲养方法要有灵活性,由于胎儿迅速发育,占据有一定的空间,使胃的容积相对变小,限制采食量,有时会造成营养不足,势必会动用前期储备的营养物质。因此,一定要注意饲料的质量,以精料为主,搭配适量优质粗饲料,少食多餐。妊娠最后两个月,母牛的营养直接影响着胎儿生长和本身营养蓄积,如果此期营养缺乏,容易造成犊牛初生重低、母牛体弱和奶量不足;严重缺乏营养,会造成母牛流产。

  3、营养均衡充足 怀孕奶牛的日粮要根据各阶段的营养需要而提供适当的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既要实现日粮营养的全面均衡,又要保证营养的足量供给。

  二、怀孕母牛的管理

  日常主要做好保胎工作,促进胎儿正常发育,避免机械性损伤,防止流产和死胎。做好预产期的推算登记,创造优良的环境卫生,为产后减少疾病,使母牛顺利生产和泌乳做好准备工作。

  1、在怀孕初期,应根据母牛的情况而进行适当的限饲,确保胚胎顺利着床。

  2、在怀孕中期,日粮中必须具有一定的体积,使母牛感到有饱感,也不觉得压迫胎儿;且应带有轻泻性,防止便秘,因为便秘可以引起流产。

  3、怀孕母牛禁喂菜籽饼、棉籽饼、酒糟等饲料,禁喂发霉、变质、冰冻、带有毒性和强烈刺激性的饲料,防止流产。产前1—2周减少或停止饲喂青贮饲料,饮水温度要求不低于8—10℃。

  4、搞好疫病防治,保证健康。牛舍经常保持清洁卫生,牛舍及周围环境定期消毒,保持空气新鲜,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温,夏季要注意防暑。严格防疫,防止发生传染病。每天至少刷拭牛体一次,以保持牛体清洁。另外要妊娠母牛患病治疗时用药必须谨慎,对有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或流产等危害的药物应避免使用。

  5、日常管理中要精心呵护,对怀孕母牛不鞭打,不追赶,不惊吓,不冲冷水浴,减少人为的不良应激反应,要经常观察母牛的行为及体征变化,发现异常情况时要及时处置。要适当运动,增强体质,促进消化,防止难产,但分娩前几天应减少运动。在放牧运动时怀孕母牛要单独组群,禁止与发情母牛、公牛混合,避免因挤撞、打架及爬跨等造成流产或早产。此外,怀孕母牛不宜长途运输。

  6、为了提高母牛产后的泌乳能力,有条件时可常按摩乳房,训练母牛两侧卧的习惯,这有利于母牛产后对犊牛的哺乳,同时使牛有机会多接近饲养人员,减少陌生感,便于分娩时的接产和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