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退出
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牧业务 > 实用技术

高效益药材品种——猫爪草

发布时间:2013-03-22 来源:ximeng
 

猫爪草以块根供药用,具有解毒、散结的功能,主治瘰疬、肺结核、淋巴结结核、咽喉炎、疟疾等症。近年来中医临床用于试治癌肿,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由于其具有较广的疗效,需要量大,市场价格较高,引发原产区野生资源过度采挖,导致野生资源濒临枯竭,现已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紧缺药材之一。因此,开展猫爪草仿野生栽培,既可以保护该珍稀药材品种,又可以获得较高的收入。现将猫爪草仿野生高效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特征特性

  猫爪草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达58厘米,块根肉质簇生,近纺锤形,褐色或近黑色,形状似猫爪,故称猫爪草。喜湿润、半荫蔽的环境,耐寒冷、耐贫瘠,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较强,我国南北方均可种植。

  二、栽培要点

   1.选地整地:种植地块以选阳光在上午和中午可以照到、下午早阴,排水良好,湿润,富含有机质的沙性壤土地块为好,黏性土、经常积水、长期荫蔽的地块不宜种植。栽培地块选好后,每667平方米1亩)施猪牛粪沤制的农家肥5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尿素10公斤,整平、耙细、做畦,畦宽1.2

   2.繁殖方法:猫爪草可采用种子和分株两种方法繁殖,种子播种可条播或撒播、穴栽。具体做法如下:种子繁殖,当45月份果实成熟时,将种子采下,随采随播,最迟在当年秋天播种。播种一般采用条播,在整好的地畦上按行距1520厘米播种,播后用稻草盖住畦沟,浇水。如果撒播,则将种子均匀地撒在畦面上,覆土、盖草、浇透水即可。分株繁殖,当猫爪草生长一年以上、地下长出10个以上簇生块根时,把块根挖起,大的作药用,小的用来育苗。育苗的方法是: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3厘米、株距2厘米,将分出来种的子株整齐地排在苗床上,然后盖上一层1厘米厚的细肥土,再覆盖一层薄稻草,浇水,保持土壤湿润,15天后便可长出子叶。

   3.大田移栽:移栽前,施足农家肥,并将大田翻耕一遍,耙碎,做畦,整平。将猫爪草在畦面上按行距25厘米、株距10厘米、穴深5厘米挖穴,每穴栽1株,覆土压实,浇足定根水,畦面盖草。幼苗成活后,揭除盖草。

   4.田间管理:主要是除草施肥。猫爪草的生命力极强,管理较简单,它生长周期短,生长期中耕除草时不宜用锄头,须用手拔,以免损伤块根,影响产量,一般追施2次人畜粪尿便可。

   5.收获加工:猫爪草种植1年左右就可采挖,它与油菜的栽培收获时间基本一致,采挖期在秋末或初春,挖出块根后,除去茎叶和须根,洗净泥土晒干或烘干即为成品,便可出售。如果选种的地块适宜、管理得当,则每667平方米可收干品100公斤左右。

  三、经济效益分析

  猫爪草种植成本低,销路畅。栽培来年可自繁扩大生产面积,一般种后一年便可采收,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具体情况详见附表。

正确认识有机肥

有机肥对土壤肥力有何具体作用?

  有机肥可提高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增施有机肥,不断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是提高土壤肥力的主要环节。有机质能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蓄水性以及改善根系生长环境,使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增强。

  有机肥提供的哪些元素是化学肥料无法提供的?

  有机肥为土壤提供了大量有机养分和活性物质,如氨基酸、胡敏酸、糖类以及核酸的降解产物,均可供作物直接吸收,并刺激根系生长。其中有机肥含有大量微生物,能加速土壤中有机养分的分解和循环。

  大量施用化学肥料或养分配比不当均会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而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可提高作物的蛋白质、氨基酸的含量,同时也使蔬菜当中的硝酸盐含量下降,维生素C含量上升。植物体内的氨基酸的含量增加,有助于增强植物的抗逆性和抗病虫害能力。

  有机肥对环境改善有哪些作用?

  施用有机肥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从而减少化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有机肥的生产过程,也是城乡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变废为宝的过程。另外,施入有机肥可提高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对重金属和农药的吸附,减少其危害。

  农民购买有机肥主要看什么?

  一看原料,要了解产品所用原料是否优质。目前有机肥厂家所用比较好的有机原料为豆粕、芝麻粕、糖渣、木薯渣、菌体蛋白、氨基酸、腐植酸、烟末等,有的还加入骨粉、贝壳粉等钙质原料,增加钙含量对果树苦痘病、水心病有明显改善作用。

  二看微生物菌种配比是否科学。优良菌种的酶系全面,酶活较高,其分泌的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聚半乳糖醛酸酶、聚半乳糖裂解酶等的酶活都可达到工业用菌株要求,耐受力强。通过优良微生物菌剂的添加,可大大缩短腐熟周期,提高腐熟效果。

  三看厂家生产线工艺是否严格。商品有机肥整条生产流程可概括为配料腐熟造粒冷却分筛包装,其中腐熟度极为重要。好产品腐熟度高,肥效持久;腐熟度不够的产品,很容易造成作物烧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