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退出
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牧业务 > 实用技术

大约克夏猪

发布时间:2020-06-02 来源:xmnmyxxzx

  一、品种简介 

  

      ,俗称大白猪,原产于英国,是目前世界上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腌肉型猪种。体大,毛色全白,头颈较长,颜面宽而呈中等凹陷,耳薄而大稍向前立,胸宽深,腹肋紧凑,背腰平直略成弓形,后躯宽长,下腿部稍欠充实。成年公猪体重300-350kg,母猪体重200-300kg。母猪繁殖性能较好,初产母猪产仔9头以上,经产母猪产仔10-12头,仔猪出生重平均为0.69kg。在较好饲养条件下,育肥猪6月龄体重可超过90kg,日增重约780g,瘦肉率平均64%,料肉比为2.72:1。 

  

      我国于20世纪初引入种。经过多年系统选育,育成种猪无论在体质、外形还是生产性能上均与英国原种有所区别,成为适合我国饲养的优良猪种,并形成了哈白猪、新淮猪、上海白猪等地方良种。利用大约克夏公猪作父本进行经济杂交,效果显著,其杂后交代的出生重、断奶重、日增重以及饲料利用率均有显著提高。 

  

      二、饲养规程 

  

     (一)后备猪的管理 

  

      仔猪生后4月龄到初次配种前是后备猪的培育阶段,其目标是获得体格健壮、发育良好、具有典型大白品种特征和高度种用价值的种猪。因此,除严格选种外,还需要较高的饲养水平。要防止过肥或过瘦,采食量控制在3kg/头、日以下,补充青饲料1.5kg/头.日;加强户外运动。初配在7.5月龄以上、体重达到110-115kg时为宜,适当推迟母猪的初配期,产仔数可提高21%。 

  

      (二)种公猪的管理 

  

      给公猪喂以高营养水平的配合饲料,每日3次,日喂量为3kg。定期检验精子质量。每次配种后自由运动 20 分钟,非配种期间强化运动里程为1km/d。夏天常洗澡,冬天常刷拭,春秋两季进行修蹄。成年公猪使用频率为月配种5—11头,青年公猪使用频率为月配种3-7头。 

  

      (三)母猪的管理 

  

      1、妊娠前期阶段:饲喂妊娠前期料2.75千克/头.日,初产猪及瘦弱猪应适当增加喂量。根据体型大小及配种日期将母猪组群,并适当运动,每次运动1—2小时,每日两次。 

  

      2、妊娠后期阶段:饲喂高营养水平的优质全价料3.35kg/头、日,并加喂充足的青绿多汁饲料,对过肥或过瘦的猪应调整饲喂量。妊娠后期母猪单栏饲养,临产前10日停止户外运动,产前一周进入分娩舍。 

  

      3、分娩哺乳期:临产母猪要逐渐减料,直到产前一顿不喂料(瘦弱猪除外)。产前准备好接产用具与药品,产后给母猪适当喂以麸皮水或其它稀料。针对初生仔猪做好断脐、剪牙、吃乳、寄养、固定乳头等一系列工作。根据母猪膘情控制饲喂量,以仔猪吃乳充足、母猪掉膘不太严重为宜。仔猪2-3日内补铁,5日后补给液盐水,7日后开始补料,25日龄去势,35日龄断奶。 

  

      正常情况下,大白母猪一般3—6胎窝产仔数最高,9—10胎时开始降低,且泌乳性能、带仔性能同时下降。因此,母猪在产仔8胎后应视情况进行淘汰。 

  

     (四)生长育肥猪的管理 

  

      1、仔猪培育期:为减少应激反应,可对仔猪停止从产房转出前一次的饲喂,使其保持旺盛食欲。变更饲料要逐渐进行,在转入后的7-15日内完成;饲喂量为0.8—1千克/头.日,采取自由采食。 

  

      2、育肥期:根据个体差异一次性完成组群,8—10头/栏;在饲养过程中发现弱小的应及时分离,每栋育肥舍设有一个弱号栏。30kg体重以前日喂4次,30kg体重以后日喂3次,不限制饲喂量,以吃足、不浪费为准。 

  

      (五)环境与防疫 

  

      1、圈舍必须经常打扫,保持清洁卫生,要求温度、湿度适宜,通风良好。 

  

      2、制定详尽免疫、驱虫计划,做好防疫治病工作。 

  

      三、注意事项 

  

      1、场区不得饲养其他动物,谢绝参观。 

  

      2、传染病患者不得参与养猪工作,场内兽医不能对外诊疗。 

  

      3、圈舍水泥地面不能太滑也不能太粗,斜度为1∶0.05—0.1。 

  

      4、空栏必须彻底清洗、消毒,停搁3天后,方可进猪。 

  

    5、猪舍、场区进出口、所有用具等都应定期消毒,饲养员衣物要经常清洗。